特朗普团队彼时挺有气势,觉得手里这套关税组合拳打出去,没谁敢不服,从官员到媒体再到社交平台,全都是“美利坚再起飞”的架势。美国用关税压巴西,把日本、韩国都按在桌子上签协议,每个人都在说这是美国力量的回归、是特朗普政府最擅长的“交易的艺术”又一次得分。可稍微翻翻数据,网民连夜扒分析师的图,发现故事完全不是那回事。
先看贸易这一摊。说是美国让欧盟采了美国7500亿的能源、6000亿投资,又让日本投了5500亿,还让韩国签下“单向免税”。细节摊开来看,欧洲政治家嘴上答应得痛快,背地可没闲着。国内厂家、工会、民众全都在闹,欧洲议会直接开会——你的协议,是把咱们汽车产业送给底特律?你的投资,是拿自家的钱补贴美国工厂?本来就对美国能源价格压榨心里膈应,结果发现每买一吨美国液化气,得多花三分之一的钱。几百家德国化工企业、法国车商直接给政府递信,问一句,欧洲到底是不是美国的提款机?满网吐槽,政治家能听不见?
关税这事儿,真正吃苦头的还是普通美国人。媒体查了数字,如果对中国加10%关税,美国每年多花480亿美元。再分人头,每家每户一年差不多多支出370美元,全贴在电器、衣服、手机这种家家离不开的东西上。铜变成了新焦点,关税一上,制造业当场爆掉。花旗给数据,美国本土铜材缺口三成,汽车、空调、新能源线束成本全涨,后面带着的生产、价格指数跟着走低。疫情前港口排队是出口,现在是堆满空箱、货架断供。洛杉矶港,纽约港,货运量两个月连续跌,反而亚洲港口、欧洲小港倒是忙起来。
美国对巴西下手,全是“数字”上的赢家。对巴西钢铁直接50%关税,一查才明白,是担心南美带头反美元。新闻一铺开,金砖国家积极推本币结算,大豆、铁矿石、石油,巴西跟中国、沙特都说不用美元了,卢拉在会议上直接说,美元是殖民化产物。巴西央行四处抛美元买黄金,美国国债没人接盘。以往美元收割全球资产,现在是全球转回来收割美元。华尔街天天琢磨怎么套现,巴西、阿根廷、南非都奔着去美元化,小伙伴越来越多,美国再强,胳膊拗不过大腿。
真要说欧盟有没有打算“背刺”美国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。贸易协议刚签那会儿法国派代表到处强调“团结”,结果才过没几个月,法国总统出来直接说,欧盟早就该硬起来,不能让美国得寸进尺。德国政坛讨论不休,右翼、左翼都站出来质疑美国只卖高价能源、拉走投资岗位、挤压欧洲市场。连意大利都喊话,必须研究“去美化”。社交媒体上两边粉丝吵得热火朝天,欧洲网友说美国是“勒令式盟友”,美国网友喊欧洲“白眼狼”,但谁都知道,欧盟政府跟华盛顿办公室,沟通已经剩下利益交换,没什么盟友友情。
更讽刺的是,每个被加了关税的国家表面认怂,实际都在偷着换小团体。看巴西修好和中国的通道,补钢厂,人民币结算更多;日本被迫签协议,转头和越南、韩国搞贸易联盟,悄悄开通货币互换;韩国嘴上支持美国,背后一直推动芯片去美国化,和大陆企业签大单。市场早不等美国脸色,企业跑得比兔子还快,供应链、资本流动、技术转让全都分散化。以前华尔街投行赴日韩“捞钱”,现在日韩金融高管更愿意去阿布扎比、上海、新加坡。
特朗普说自己赢得关税大战,一票自媒体转发,美国媒体分析师自己都在拆台。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,关税加上去,制造业回不来,还得高价收拾烂摊子。拜登政府前脚说要“公平竞争”,后脚又开始找欧盟“分担压力”,谈判一次次拉垮。马斯克工厂全球选址,不肯回美国,硅谷巨头更看好中欧合资企业。美国自己民调显示,超半数选民认为关税没使美国更强,反倒加重经济压力。
网友总结,特朗普以为靠两张协议桌就成了世界老大,其实市场、资本、人心都早换了赛道。欧盟政坛越来越清醒,日本韩国靠边站,巴西沙特撕掉美元标志。美国再闹贸易战,结局不过是让世界更会过日子,没人指望美国“带节奏”,反倒紧盯怎么别被美国当韭菜。一轮轮博弈下来,那张“赢家表情包”,只剩白宫自娱自乐,产业、港口、民生全是另一幅景象。
讲到底,这才是真正的结果:美国以为靠关税封锁拉伙伴,市场、贸易、金融却全在分流。欧盟已准备好做出改变,和美国不再一条心。金砖国家去美元化大潮越卷越宽,逆风翻盘的,是世界,不是美国。美国真正丢掉的,不止是几张协议、一点贸易额,是过去几十年地位和信任。买卖做大了,不走老路。谁能站到全世界这一边,谁才有未来。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