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你敢信吗?浙江一位奶奶因为太疼孙子,一天恨不得亲上七八遍,结果把刚满10个月的娃亲进了医院,诊断结果出来时,全家人都傻了——"亲吻病",光听名字就透着股哭笑不得的荒诞。
事情是这样的:李奶奶上个月刚从老家来带孙子,小家伙粉雕玉琢的,谁见了都想捏两把。奶奶更是稀罕得不行,早上醒了亲脸蛋,中午喂饭亲额头,晚上哄睡还得对着小嘴巴"啵"一个,说是"给宝宝盖个章"。家里人一开始觉得挺温馨,直到有天早上,娃突然发起高烧,脸蛋红得像熟透的苹果,喉咙肿得连奶都咽不下去,送到医院直接被收进了儿科重症监护室。
医生一看化验单就问:"家里是不是总有人亲孩子?"奶奶这才支支吾吾说自己每天都亲,有时候嘴角起了口腔溃疡也没当回事。原来问题就出在这儿——老人嘴里的EB病毒通过亲吻传到了娃身上,引发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也就是俗称的"亲吻病"。这病毒对大人可能就是个小感冒,可对免疫力弱的小宝宝来说,分分钟能引发肝脾肿大,严重的还会损伤神经系统。
展开剩余48%病房里听护士说,这事儿真不算新鲜。前阵子还有个宝宝,因为爷爷总用嘴嚼碎食物喂他,结果染上了幽门螺杆菌,一岁多就得了慢性胃炎。"老一辈总说'我当年就这么带大三个娃',可现在医学发达了才知道,那些'爱的习惯'可能藏着坑。"旁边床的宝妈叹着气说,她婆婆总喜欢用舌头试奶瓶温度,说了八百遍"有测温计",老太太照样我行我素,说"我的舌头比温度计准"。
李奶奶在病房外抹着眼泪,一个劲念叨"都怪我嘴贱"。其实她每天刷牙比谁都勤,就是没想通自己嘴里咋会有病毒。医生解释才明白:成年人口腔里藏着上百种细菌病毒,哪怕没生病,牙缝里的残渣、牙龈出血的小伤口,都可能成为传染源。宝宝皮肤嫩、免疫力差,被亲完要是顺手抓过脸蛋再啃手指,病毒可不就找上门了?
现在娃总算退了烧,但奶奶看见孙子的小脸蛋,伸出去的嘴硬是憋了回去,改成轻轻碰碰额头。"以后疼娃就用眼睛疼,用手疼,再也不敢用嘴了。"老太太的话逗笑了护士,却让不少家长心里发酸。
说真的,隔代亲的甜蜜谁都懂,但疼娃得用对法子。与其靠亲吻表达爱,不如多洗洗手陪娃搭积木,少嚼饭喂娃多学做辅食。毕竟对宝宝来说,健健康康长大,比一百个吻都金贵。你家老人带娃有啥让你操心的"爱之习惯"?评论区聊聊,互相提个醒~
发布于:贵州省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