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刷微博时,热搜上的话题就像过年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来,我一边吃着泡面,一边看手机,突然间被一句话噎住了——
“跟他们不熟是真的,私下关系也不怎么样。”
这句话的主人公是朱孝天——那个曾经让我们在笔记本封面贴满F4贴纸的“西门”。
我愣了一下,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画面:在电视机前等《流星雨》首播、攒钱买他们的海报、把《陪你去看流星雨》抄进毕业册……突然意识到,我们都已经长大了,而他们,也是。
7月12日,杭州奥体的小体育馆,舞台灯光像慢慢烧开的水,渐渐腾起热气。朱孝天在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时,汗水沿着鬓角滴下。台下的姑娘们鼓足了劲儿喊:“F4什么时候再合体啊?”
他接过毛巾擦了擦脸,笑着回答:“合体?你们想看的到底是F4,还是那部陪你们长大的剧?”
展开剩余84%人群里传来一阵笑声,他又补充道:“说实话,跟他们不熟是真的,私下关系也不怎么样。”
空气一下子静了下来,连那些挥舞的荧光棒都停了。
那一刻,我又想起了2001年,我还在初三,偷偷溜去小卖部,只为了一睹电视里《流星花园》的片头。当时四个男生站在樱花树下,像从漫画中走出来的那样。F4的形象设定是“兄弟连”:他们一起练舞到凌晨、一起吃火锅辣得直哭、一起把《陪你去看流星雨》唱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国民BGM。
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,练舞室里其实有四个隔间,火锅是三鲜拼辣,而关于合唱——有的人是真唱,有的人是半开麦。
2013年江苏卫视春晚,F4的最后一次同框。后台的合照里,他们站得很有礼貌,但也有些疏离,像四个社恐中年人,参加同学婚礼时的尴尬模样。那张照片我保存了下来,备注上写的是:“青春的句点”。
言承旭温柔,周渝民忧郁,吴建豪酷帅,只有朱孝天,总是带着点“不想被打扰”的劲儿。
2004年拍《天空之城》时,他觉得剧本的台词太矫情,硬是拉着编剧现场改剧本,改完了还请大家喝奶茶——结果,编剧喝了两口才发现是无糖的,他笑着说:“苦一点,才记得住。”
2006年演唱会,F3穿着闪亮的西装上台,他却穿了一件老式背心,理由是:“西门要是穿亮片,就不是西门了。”经纪人急得跳脚,他只是摊了摊手:“观众喜欢的是西门,不是我。”
十年前,大家觉得他很叛逆;十年后,我们才明白,那其实是“清醒”。
娱乐圈的关系,像酒店的旋转门,转一圈,大家就散了。有人选择“江湖再见,还是朋友”,有人则干脆说“各生欢喜”。
朱孝天选择了最直白、最磊落的方式——他说实话。他没有责怪谁,也没有翻旧账,只是轻描淡写地把“我们没联系”说出来。就像搬家时翻出一张旧车票,既不扔掉,也不裱起来,只是告诉你:“我们曾坐过同一班车,到了站,也总得下车。”
后台有粉丝留言:“姐姐,我哭了一晚上,感觉青春被撕了一角。”
我懂那种痛,深深的感同身受。
我们难过的,不是F4解散,而是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——开始明白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”,开始接受“人各有志”,开始将“祝你前程似锦”变成“祝你平安”。就像小时候收集的干脆面卡片,某天掉色了,虽然不会再拿出来看,却仍然珍藏在抽屉最底层,那不是忘记,是保留。
现在的朱孝天已经定居北京,娶了韩雯雯,微博头像是一只橘猫。我去年在三里屯遇见他,戴着鸭舌帽,在便利店里挑酸奶,犹豫了半天才拿了瓶最便宜的。
我鼓起勇气和他说了句“你好”,他笑得眼角都皱了:“你也喜欢荔枝味?”
那一刻,我突然释然——原来西门也会变老,也会纠结要不要多买瓶酸奶。
演唱会结束后,他发了条微博:“谢谢你们来,下次别买黄牛票,我给你们唱小剧场。”配图是后台盒饭,两荤一素,外加一个卤蛋。
我曾采访过一位跟随F4巡演的灯光师,老爷子快退休了,喝着小酒,闭着眼睛回忆那段日子:“那四个孩子啊,当年后台也吵架,为了一句走位能红脸。可是灯光一亮,他们又手拉手冲出去,像什么都没发生。”
我问他:“那现在呢?”
他哈哈一笑:“现在?现在他们学会了不和解,直接不吵了,省事儿。”
这话让我笑了,也让我有些酸涩。
写到这里,耳机里刚好放到《流星雨》。突然间,我想起小时候拿着磁带不停倒放,只为听那句“陪你去看流星雨,落在这地球上”。
现在磁带早没了,流星也已落完,但抬头看,天还是那片天。
朱孝天那句“不熟”,并不是撕碎回忆,而是替我们按下了暂停键,让一切停留在最美好的瞬间。
发布于:江西省怎么配资炒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